.9.11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受市政府主要领导委托,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唐慧云率市发展和改革委,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公共资源交易等部门负责人考察学习岳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先进经验。
考察组先后来到岳阳县杨林街镇尚书村、王安村就粮食生产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质量保险试点工作进行了仔细考察学习。通过实地考察观摩、听取情况介绍、现场交流、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问计取经,拓宽思路,以学促干,收获很大。
岳阳市在创新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通过“先建后补”方式,组织当地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有迫切建设需求、有自主施工意愿、有一定经济基础、有完善财务制度、有完备土地流转手续的原则择优选择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县市农业农村部门统一设计、统一工程质量保险和监理、统一现场管理、统一验收、统一办理结算,新型经营主体全程主导参与规划设计,全程负责施工,全程负责管护,明确新型经营主体自筹投资不低于财政投资的50%的比例,当地农民工工资发放金额不低于施工总金额的15%的方式明确双方责权利。既充分发挥农业农村部门专业技术优势和项目管理优势,又有效发挥乡镇、村组、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性。
唐慧云表示,岳阳市在创新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上:一是让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参与施工建设,种植大户自已来修,能有效解决种植大户的需求,对自已花了汗水建好的工程,后期管护也更用心;二是经营主体自筹资金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既吸引了社会投资,提高了亩均投资标准,又减少了招投标等其他中间费用,省去了招投标环节,还缩短了建设工期;三是新型经营主体在项目建设中赚得了工程正常利润,利润又投入到农田建设中去,当地农民工也获得了务工收益,农业农村部门完成了建设任务,实现了多赢局面。岳阳市的先进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推广,为永州市各(市)县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提供了可供学习的好经验、好作法。
唐慧云指出,永州市近年来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年江华县开展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质量金融保险创新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市全面推开。在蓝山县探索开展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先建后补”模式;在全市年项目中推行引入第三方监管,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协助开展项目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管;在新田县通过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万元,光大银行贷款资金万元,冷水滩区争取亚行贷款万元等金融资本投入;在全市充分利用“永州之野”公用品牌,“湘江源”蔬菜公用品牌,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供应基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了政府投资与社会资本紧密融合。但对标先进市州,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应对标找差、取长补短,以邻为师,比学赶超。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推进“加油助力”,推动全市“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市委农办秘书科
通讯员:杨祝学、王中海永州市农业农村局
投稿邮箱:yz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