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2月30日讯(通讯员陈志华卢默生罗奇峰)“湖南科技学院驻村帮扶工作队这支队伍像太阳,这支队伍有力量,走到哪里哪里亮!”枧头镇马场岭村党支部记谢国飞对采访的记者说道。
“好多年没有看到这么好的支部书记了,肖承志村书记,我蛮拥护他”。
脱贫攻坚号令响,四支队伍冲在前。新田创新实施“百千万”帮扶计划,搭建“三亮两带”“精准扶贫·党员先行”等五大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书记、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干部和基层党员队伍四支骨干队伍作用,聚焦聚力精准扶贫,勇挑重担,冲锋在前,让党旗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一线!
——名党组织书记倾注心血扶贫
淬炼脱贫攻坚“主心骨”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
从致富带头人到优秀青年农民,从县乡机关干部到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越来越多有思想、有能力、有思路的“领头羊”被充实到基层党组织之中,如一粒粒火种,点燃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激情。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抓好组织建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事,当干部就是要为村里做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青龙村总支书记肖承志如是说。
年5月,在农电公司拿7万年薪的肖承志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被村里群众全票推举到“领头羊”的位置。带领群众对接湖南龙头企业恒丰粮油公司发展规模有机稻种植,大力推动土地流转,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村民集体受益,村里发展日新月异。
三井镇小坪塘村,既是一个国家级贫困村,又是一个组织软弱涣散村。年村“两委”换届中,年出生的退伍军人罗书恒自告奋勇,报名参选党组织书记。罗书恒不负众望,成功当选,成为全县最年轻的村党组织书记。
罗书恒上任没多久就破解了村里第一难题——成功说服村里地质灾害点多名村民,同意搬迁至集中安置点,从此令人刮目相看。年小坪塘村脱贫摘帽通过省级验收。
龙泉镇东升村总支部书记刘道忠以前在广东经商办厂,经乡镇党委做工作才回乡发展。他在广东期间发现,新田蔬菜在广东特别吃香,决定搞生态农业,成功引进东升农场,带头种植富硒蔬菜余亩,蔬菜卖到了香港和迪拜,实现年产值1.3亿元,带动余户农民走上产业脱贫之路,还计划年在全县开辟10万亩富硒蔬菜基地,打造湘南“富硒蔬菜航母”,成为新田产业振兴的强大引擎。
“我们主要是瞄准农村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毕业返乡大学生、乡村医生、优秀青年农民党员和农民大学生这些群体,从中发现优秀人才,培养成我们的干部和支部书记!我们还和光大集团合作,投入多万元,明年把余名后备干部送到浙大等发达地区去学习,提升他们的能力”。新田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志华告诉红网记者。
新田县坚持把加强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全面实施“头雁工程”,构建基层带头人队伍引领体系和基层党组织服务支撑体系,在“头雁工程”助力下,新田县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具有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分别占68.4%、25.2%,致富带富能人占58%。近两年还大力培养了0余名优秀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名村级后备干部。并把全县所有村党组织书记派送到浙江大学培训。
——名工作队员真心真情扶贫
勇当扶贫一线“主攻手”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邓公开洞!”“这个邓先军真的是一心一意抓扶贫,老百姓很认可!”枧头镇党委副书记唐文杰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道。
“邓公开洞”这个故事发生在国家级深度贫困村——枧头镇马场岭村,该村因地势原因,村里水田在两山坳中间,一下大雨水便无法及时排泄,连年内涝,作为烤烟种植区,几十年来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永州科技学院派出第一书记邓先军到马场岭村扶贫,邓先军了解情况后,找来勘测队进行科学调研,随后投入80万元打通了一个山洞,让洪水可以从这个山洞中排出,一举解决了这个困扰马场岭村几十年的内涝问题。
“这次来的邓学军书记为村里做了好多事,我数了下,有21个项目,了不得呀!”老党员谢德松对到访的县委组织部的同志说道。
永州科技学院年起到新田扶贫,先后在龙泉镇潮水铺村和枧头镇马场村大驻村帮扶,在潮水镇引进驾校开办永州市驾考考场,在马场岭村兴办村级实体企业,为村民办了大量实事,建立村办集体企业和贫困群众利益链接机制,让贫困群众持续“受惠”,村里面貌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为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新田县遴选讲政治、作风实、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名党员科级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名年富力强的干部担任工作队员,组建支驻村工作队,推动全县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中小学校、乡镇卫生院及镇机关与个村结对,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可谓是精锐尽出。他们像一支支冲锋队,日夜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以村为家,以村民为家人,为脱贫攻坚工作倾注了真情和汗水,用行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市讲师团派驻三井镇三合村工作队长李国仲为了扶贫工作连女儿结婚都没有出席。住建局眭玲艳和安监局郑跃峰是夫妻,两人分别到龙泉小岗和金陵龙珠当扶贫队长,工作扎实,群众认可,扎根村里没有一丝怨言,被干群亲切称为“扶贫夫妻”!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名帮扶责任人结穷亲解民忧
争作扶贫一线排头兵
“搭帮周红霞医院及时进行治疗,不然后果难以想象!”贫困户徐梅芳的女儿打电话时说道。
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周红霞6月到联系的贫困户徐梅芳家中走访时,看到她生重病,医院帮助其办理住院手续,充当她的临时家属,出院时又帮其办理出院手续。医生还误以为周红霞就是病人徐梅芳的女儿。
县纪委工作人员黄红芳联系的贫困户是残疾人,她积极联系县残联,帮助残疾户办理残疾证,热心解决残疾户就业,并号召单位职工、朋友购买贫困户和残疾户养殖的土鸡土鸭。
县法院刑事庭副庭长黄静联系的贫困户唐保祥之女唐小妹辍学到广东打工,黄静千里迢迢驾车到广东劝回上学,组织法院干部职工为其捐款助学,唐小妹顺利复学。
“陈部长,我身体有点不对劲,医院去住院?怎么搞法子?”贫困户邓运海患有精神病,一有发病预兆首先打电话给帮扶人陈文发,把他当成最信任的亲人。
按照“脱贫攻坚不落一人”的指导思想,新田县派出名干部职工、中小学教师、医务人员与贫困人口户7.99万人“结穷亲”。各帮扶责任人认真落实帮扶责任,每月到结对贫困户家中“走亲戚”,为贫困户制定落实帮扶措施,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力所能及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用真心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名党员扶贫一线亮身份亮承诺亮作为
锻造脱贫攻坚“主力军”
“我们的流动党员和党组织充分发挥了在视野、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投身家乡脱贫攻坚,参与乡村振兴,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令人感动!”新田县委书记唐军12月24日在走访新田驻粤流动党组织的“能人反哺家乡,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中充满感情地说道。
“我们的组织有力量!我们的队伍像太阳!”“党员示范,群众跟着干”。在新田脱贫攻坚战场,各级党组织有帮带能力的党员与贫困户联系帮扶,亮身份亮承诺亮作为,脱贫攻坚战场处处能看到党徽闪耀,党旗飘扬。
39岁的肖石军如今成了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枧头镇下富村的“红人”。在广东打拼十余年的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开办蛋鸡养殖场,与农户合作经营土鸡养殖,已帮助当地20多户农民就业增收。
“作为一名党员,心里一直想为家乡做点事”,肖石军对来访的新华社记者说道。
在外打拼的肖石军看准了家乡的蛋鸡养殖市场,年返乡和他人合伙建厂,前期投入万,养了5万多只蛋鸡。大专毕业的肖石军还是新田县“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级本科班的一名学生。
如今,肖石军的蛋鸡养殖场已扩大规模,鸡舍已扩大到3栋,蛋鸡年存栏量能达13万只。现存栏的8万余只每天出场鸡蛋7万余枚,能满足新田县鸡蛋市场50%左右的需求量。同时,肖石军还与农户开展合作,吸纳了43个本村贫困人口到养殖场就业,这43户全部脱贫,还收购农户为蛋鸡养殖所种植的药材等农副产品,开办土鸡养殖。
“两新”领域党组织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精准扶贫一线,通过产业帮扶、打造扶贫车间、结对帮扶、献爱心等方式助力脱贫攻坚,联系帮扶近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带动近1户贫困户摆脱贫困,直接受益贫困人口1万余名。
陈玉生是新田县竣宸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共党员、个私协会第八支部书记,他创办的企业每年上交国家税收万元以上,还动员企业党员先后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近余万元,自己本人捐款达多万元用于帮扶困难群众和党员,解决贫困群众就业余人,组织其支部党员先后在骥村镇肥源村、龙泉镇鱼游村等近十个村开展了扶贫帮困活动。年,陈玉生作为全市“两新”领域脱贫攻坚典型在全市作典型发言。
湖南凤神油茶有限公司董事长、支部书记潘远河和个私协会党委书记欧高珍在金盆镇刘志孙村投资余万元用于油茶种植,在该村传授油茶种植技术,培训人数人次,并与名贫困人口签订油茶基地用工协议,月工资1-0元,带动贫困户在家就业。
党员要发挥作用,关键要搭建让他们发挥作用的平台。新田县搭建了“三亮两带”“精准扶贫·党员先行”“企业联村·精准帮扶”“能人回乡、反哺家乡”和“巾帼脱贫行动”五大载体,1.4万名党员在脱贫攻坚中亮身份亮承诺亮作为,还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0余名、优秀农机手名、农民大学生名。还有0多名流动党员活跃在扶贫招商引资、捐资助学、反哺家乡等扶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