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笛
今年截至3月末,普惠贷款新增达到99.53亿元,创造了一个季度新增近百亿的最新记录,本年以来新增额稳居全国第二;客户数突破10万户大关,达到10.45万户,比年初新增0.95万户,创造了一个季度新增近万户的好成绩;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普惠贷款余额多增52亿元,户数多增1.29万户……
“冰冷”数字背后是建行湖南省分行普惠金融的“温暖”。
创新潇湘,创业热土。这片热土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科创企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90%的小微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DP、70%的创新、80%的就业,它们以“小小”的体量做出“庞大”贡献。
作为国有大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要站在金融服务的最前列。
“要攻坚克难抓住薄弱环节,做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铺路石。”建行湖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文爱华介绍,建设银行从年起启动普惠金融战略。截至年底,湖南建行普惠贷款达到亿元,服务超过10万家小微企业、90多万个体工商户。
作为普惠金融战略的先行者,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围绕“数字、平台、生态、赋能”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打造立足本土的都市普惠金融新格局、新模式、新生态,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科技赋能
金融服务“不打烊”
随着“叮咚”一声短信通知,位于新田县潮水铺村的新田县顺祥电子厂收到了新田建行投放的60万普惠金融贷款资金。该笔贷款为企业及时解决了“入园区,扩产能”资金需求的燃眉之急。
这正是建行“善担贷”给广大农民企业家们带去的福音。短短两三天的时间,完成贷款申请、审批和支用,全程线上操作,随借随还,按天计息,极大的减少了企业回款后,资金充足时的财务成本。
顺祥电子厂这一服务体验,源于建设银行近年来创新构建并不断完善的普惠金融业务数据化、线上化新模式。
针对小微企业户多、面广的特点,建行湖南省分行充分把握普惠金融的科技属性,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金融科技与服务“小微”的深度融合,打造普惠金融服务的“建行模式”——“五化三一”模式,即构建以“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综合化服务”为内容,打造“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的信贷体验,做到信贷资金“精准滴灌”和穿透落地,从而切实提升服务质效。
持续强化产品创新,丰富线上产品线。
建行省分行围绕小微企业实际需要,定制分层分类的普惠金融产品体系。打造出“小微快贷”“个人经营快贷”“裕农快贷”和“交易快贷”四大线上产品体系,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元化产品供给。
年5月成功推出“湘叶云贷”,6月推出“善担贷”,9月上线“云税贷”(升级版),11月推出“商户云贷”……随着线上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客户由衷评价:“建行普惠金融产品如同品种齐全的超市,总有一款产品能满足我们这些小微企业的需求。”
截止3月底线上产品已累计放款余亿元,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12.3万户。
(湘潭分行客户经理向客户介绍商户云贷)
持续强化渠道创新,打造线上专属服务。
“去银行开户需要排队、手续麻烦”,“没有抵押物,怕自己没有授信额度”,“资料一层层提交,等待时间太长”……这些曾经困扰小微企业的问题都因建行“惠懂你”APP的推出迎刃而解。
企业通过“惠懂你”就可以进行贷款申请、审批、签约、还款全流程自助操作,在线享受安全便捷的7*24小时融资服务;同时在“惠懂你”上还可以进行预约开户、精准测额、生活缴费、投资理财等,真正让小微企业享受随时、随地、随需的自助服务。
截止3月底,“惠懂你”累计下载突破75万次,服务企业超23万户,通过APP累计为5.7万余户小微企业提供亿元贷款。
一个个创新产品,一项项创新服务,成为激发企业活力的“催化剂”。
银政合作
打通融资的“中梗阻”
主营软件开发的湖南易分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拥有余项软件著作权,却一度受困于融资难问题。建行长沙荷花路支行主动服务,通过科创评价体系,让这家高新技术企业受益于科研轻资产。依托“科创评价体系”,湖南建行还与省科技厅搭建风险补偿机制,为全省家拟上市科创企业、家专精特新企业、0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众多孵化机构搭建金融服务平台,服务了户科创型企业,贷款余额达到.62亿元。
针对科创型企业“轻资产、重技术”特点,湖南建行推出线上产品“善新贷”,靶向破解国家经济转型、科技创新中的最具潜力生力军——“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这不是湖南建行第一次联手政府部门开展合作。
建行湖南省分行创新运用区块链技术,创新推出“惠企贷”产品,用数据惠及企业,缓解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等现实问题。
“惠企贷”是全国首创利用政府政务大数据,开发预授信模型直接形成线上额度,支持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全流程在线融资的项目,创新突破了数据不落地便可有效利用的银政合作“新模式”。
“减免税额也可以作为授信贷款依据?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长沙某科技园区的企业负责人喜上眉梢。
该企业年来,因税率由3%减免至1%,享受了减税降费红利,但他也担心影响信用贷款额度。令他意外的是,如今建行对“云税贷”进行优化升级,减免税额也可以作为银行授信贷款依据,帮助公司成功获得了支持公司经营周转的信用贷款。
此外,建行湖南省分行还与省财政厅搭建政采云贷平台,与省知识产权局搭建“融智通”平台,与省农担公司合作开发“农担e贷”,与不动产中心合作搭建“互联网+不动产抵押”平台……短短三四年间,湖南建行搭建了多个开放平台,依托新一代数据技术整合挖掘银行内部海量信息,接入税务、工商、电力、环保、司法等36类数千余项外部数据,实现了内外部数据集成与交叉验证,改变了以往主要依靠经验判断的作业方式,很大程度上化解困扰小微企业融资的难点和堵点。
抗疫“输血”
助力企业重回“快车道”
“服务实体经济‘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文爱华常说。
让时间倒回至2年前。此时,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生活工作的节奏。对于广大企业主,“扩大经营”变得遥不可及,“挺过寒冬”成为眼下迫切需求。
关键时刻,那一抹“建行蓝”,从未缺席。
在疫情最严峻复杂之时,“银企携手共克时艰”的活动在湖南分行各个分支机构积极开展。面对省内各级市场复工复产的金融需求,湖南分行迅速提供“云义贷”专属服务,为多个市场主体提供了超95亿的贷款,支持维护了市场繁荣,保障了社会民生。“感谢建行出台的普惠政策,有了国有大行的支持,我们做生意更加有底气!”广大企业主对建行履行大行担当赞赏有加。
年7月,旅游旺季的张家界遇到了突然而至的疫情,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建行张家界分行面对疫情临危不乱,全行人员积极行动,攻坚克难,解决了众多普惠小企业及个贷客户的需求和困难,以金融的力量鼎力支持张家界疫情防控。积极防疫同时也不忘大力推广并成功投放多笔“善担贷”,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为张家界的实体经济引入金融“活水”。
疫情解封后,建行张家界市分行十个网点迅速行动,及时与客户对接收集所需材料、录入上报省行审批,建行张家界分行解封之后连续两天上报金额超万元,成为当时全市金融行业复工复产后贷款授信最多、投放金额最大、客户户数最多、办贷速度最快的商业银行。
湖南建行持续开展信贷服务五大行动,围绕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服务业小微企业群体等三个层面开展走访,基于实际情况“一户一策”制定纾困方案。
对经营收入仅能维持企业基本运转、且存在较大付息压力的普惠性小微企业,由原来的按月付息,调整为“按季”“按半年”或“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帮扶政策(调整时无逾期存在);对仍在持续经营的普惠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