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黄梅县思源实验学校,漂亮美观的教学大楼、温馨舒适的学生公寓,平坦的塑胶跑道,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祥和而温馨的光芒。
黄梅思源实验学校地处黄梅县五祖镇,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寄宿学校。现如今,学生坐在标准化的教室里,用上了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缘于黄梅县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让城乡孩子同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一片蓝天。
学校先后获得黄梅县初中教学质量特别优秀奖、教学论文大赛先进单位、黄冈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黄冈市素质教育示范校、黄冈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黄冈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校、教育局科学发展综合实绩考核先进单位、放心食堂等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党建工作的核心所在。学校把抓好学生德育、教职工思想政治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党组织的重要任务,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等途径,积极开展好“红色文化进校园”“传统文化进校园”以及红色经典诗词朗诵、志愿服务等系列文化教育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不断成长。
“党建,不仅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力量源泉,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章俊松介绍,学校牢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思想引领,夯实党建基础,为各项事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为品质教育书写“奋进之笔”,以党建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该校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立德树人、清廉学校创建全过程,推动党建与团队、德育、课堂、课程有机融合,打造“有品牌的党建,有温度的德育,有效率的课堂,有特色的课程,有实效的管理,有思考的团队”,把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学校高品质发展的动力,实现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
学校是廉洁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学校紧紧围绕“清廉学校”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线,把“清廉学校”建设工作融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倾力打造“清廉学校”,形成“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校园氛围。
为进一步深化“清廉文化进校园”活动,用特色资源绘好学生人生底色,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廉政手抄报比赛、讲好廉政小故事、上好清廉教育校本课程等形式,加强廉政教育,从小培养青少年廉洁自律的良好品质,从而奠定终身廉洁做人的品格。
八(3)班学生黄嘉棋说:“在学校潜移默化的清廉文化教育和熏陶下,心中已播下了一颗“廉洁”的种子,长大也要做一名廉洁从教、拥有爱心的老师。”
“草根式”教研,唤醒教师成长的内需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章俊松看来,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优秀教师、名师、大师作支撑,只有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发挥好“群体效应”,才能更好地激发教育活力。
学校现有教职工89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26人。近三年来,省、市、县级论文获奖、发表余篇。面对这样一支“藏龙卧虎”的教师团队,学校精心为教师铺设专业发展之路。
如何提高教学效能?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学校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坚持“小课题托起大课改,小切口解决大问题”的草根式教研。“草根式”校本教研要求老师们从教育教学的小现象中捕捉问题,将土生土长的小课题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轻骑兵”,着力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及时记录研究过程中自己的感悟。
该校开展“青蓝结对”活动,鼓励教师自修,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教师搭建学习和展示的平台打造阶梯式培养模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分管教学副校长卢征兵深有感触地说:“教研共参与,教师共成长。教师们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以发现问题为起点,以研究问题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每位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教研的最大作用,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唤醒了成长的内需。”
多元化课程,让“双减”真正落地生根
教育既要站得高,更要看得远。近年来,学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孩子创设参与活动、体验成长、收获成功的平台,确立了“为每个孩子创造值得终身回味的优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创新开设“劳动、足球、编程”等多元化课程——
以劳树德,以劳育人。学校积极探索、构建“五育并举”劳动教育体系,确立了丰富多彩的“我劳动我快乐”课程目标和德才兼备、多元发展的育人目标,通过整合校内外劳动资源,努力实现劳动教育的课程化、主题化、日常化。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三园”(菜园、花园、果园)劳动教育基地,以五抓拓展劳动教育内涵,形成了班级菜园我来种、花园果园我来管、校园卫生我来扫、公益实践我要上、家庭劳动我参与的劳动育人氛围。
足球文化,氛围浓厚。自年入选第一批校园足球示范学校以来,学校分别组建了中小学组的男女足球队,经过刻苦训练,先后荣获年黄冈市校园足球赛冠军,年黄冈市校园足球赛亚军,、、年连续三年包揽了全县校园足球初中男女组别的冠亚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校园足球文化。在浓厚的足球氛围中,涌现了一大批有天赋的足球苗子,近几年中考,学校足球特长生也频传捷报,锦上添花:年中考,学校有6名足球特长生录入黄梅一中,年4名足球特长生录入黄梅一中。让这些有梦想,有特长的学子找到了一条阳光大道。
编程课程,提升素养。“编程”被认为是孩子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切入口之一。年秋季,学校开设编程课,低年级学生以体验为主,采取“编程+手工”,通过游戏化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形式,强调借助积木式编程工具,通过对对象、模块、控制、执行等概念及作用的直观操作体验,感受编程思想,高年级则通过尝试设计与实现基本程序结构,将实际问题解决与算法思想形成联结。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五年级何雨轩荣获黄梅县第二届编程科技创新大赛(小学组)三等奖;六年级何思进入围“黄冈市年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创意编程)”复赛;四(2)班丁兴翼的家长不禁感叹:“真没想到农村孩子也能有机会接触到编程,现在孩子的逻辑能力和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学习也更有积极性。”
特色托管,丰富多彩。学校将课后服务与体艺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体艺教育氛围,在课后服务中组建一批适合思源学子的校队——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合唱队、文艺队、棋类队,美术队、手工队,每天一节特色托管课,让学生能掌握一技之长,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新式校园舞、鬼步舞比赛,手抄报、墙报、黑板报比赛,合唱比赛,足球联赛;校运会……精彩的活动,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兴趣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现,让“双减”真正落地生根。
学校紧扣教学中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结出累累硕果,先后被评为“黄梅县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黄梅县第十八届中小学美育节先进单位”“黄梅县第十七届中小学美育节先进单位”,荣获黄梅中小学首届“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展演二等奖、“黄梅县第十九届中小学美育节文艺节目展演”中学组一等奖。
带着温度和力量,黄梅思源早已描绘出新蓝图。章俊松表示:学校将聚焦高质量发展,图新、图变、图强,努力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为孩子创造值得回味的优质教育,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家门口的优质学校而不懈努力。
来源
鄂东晚报
作者
通讯员章俊松陈涌安李振
编辑
黄俊杰
审核
陈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