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4月13日讯(记者蒋茜通讯员刘大军)4月9日,新田县秀峰富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菜农们正忙着采收出口蔬菜。年,贫困户彭金冬夫妇参加了新田县人社局的就业培训后,在基地从事品质检验工作,年收入近8万元,已脱贫致富。近年,新田县大力推进“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致富一家”就业扶贫举措,成效明显。截至目前,转移就业农村贫困劳动力人,人均月收入元以上,帮助余户贫困家庭脱贫摘帽。推动就业扶贫,帮助贫困人口提升劳务技能是关键。该县在外出流动人口较集中的广东东莞、广州花都等地,依托驻异地流动党支部成立劳务协作服务中心,借助当地培训院校开设周末班、夜校等,为新田籍劳动力“送技能”。先后举办电工、焊工等培训班90余期,培训人次。陶岭镇李家村贫困户李国生,参加新田县驻花都区劳务协作服务中心培训后,拿到了厨师证,成功创业。主动为农业大户和农场提供金融、税收、贷款等支持,建立农村劳务协作就业扶贫基地,帮助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到目前,该县被认定省级就业扶贫基地2家,市级就业扶贫基地5家。今年,已新增就业人员余人。开发、普及“新田智慧就业”服务平台,把最新的招聘信息及时传达给贫困户。受新冠疫情影响,该县新隆镇野乐村贫困户刘小艳没能外出务工。她通过“新田智慧就业”在县工业园找到一份月薪3元的工作,县人社部门还安排车辆“点对点”接送上下班。她对这份就业顾家两不误的工作很满意。积极开发保洁、保安等公益岗位,帮助老、弱,病、残贫困人口脱贫。年以来,该县先后安置这类贫困人员达人次。三井镇小坪塘村残疾老人张新发被聘为村保洁员,每月有了稳定的收入,全家生活得到改善。复工复产赶订单4月13日,新田县工业园区湖南德力重工有限公司,工人在装配微型挖掘机。该企业自2月20日复工复产以来,国内外订单较多。为确保产品如期交付,企业在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同时,开足马力、加班加点赶订单。湖南日报首席记者郭立亮通讯员刘贵雄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