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上的连心桥
——湖南省政协依托政协云提高履职水平综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施泉江
一朵“云”打破藩篱,一朵“云”联通世界,一朵“云”带来履职方式深刻变革。
年以来,湖南省政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全国政协的部署,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建设使用政协云,大力开展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实现政协云履职应用在全省14个市州、个县市区全覆盖,探索出“互联网+”时代的委员履职新模式,架起了一座连接党委政府和群众、沟通线上线下的“连心桥”。
“云”助抗疫
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省政协充分运用政协云这一“互联网+政协”平台,积极投身这场国家治理能力的大考,切实担负起“落实下去”和“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展现出特殊时期、关键时刻人民政协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新样子。
从去年1月25日开始,党中央每次作出疫情防控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每次作出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省政协都通过政协云迅速组织省市县三级政协学习贯彻,把中央要求精准推送到每位委员,把全省政协系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不仅如此,省政协紧跟中央部署,聚焦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先后通过政协云发出三份倡议书,动员广大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用实际行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省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响应省政协号召,医卫界委员带头提交请战书,奋战在救治一线;其他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凝聚共识;各级政协机关全力配合党委、政府做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以实际行动投身疫情防控主战场。
在疫情防控遭遇困难的关键时刻,省政协动员广大委员踊跃捐款捐物,千方百计筹集医疗防护物资。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住湘全国政协委员和全省各级政协委员共捐款捐物多次,折合人民币6.5亿多元。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又动员广大委员企业带头复工复产,带头承诺不裁员、保工资、稳生产,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贡献。一场“大战”“大考”,进一步检验了政协云这一“互联网+政协”平台的优势和作用。
“云”提效能
着眼新时代、把握新要求。人民政协要逐步建立质量标准、开展质量评价,推动各项工作从注重“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
近年来,省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政协部署,积极探索构建和运用履职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以提高履职质量为导向、以主要履职活动为对象、以政协云履职数据为依托,积极探索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综合评价体系聚焦履职合理设置评价指标,设置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凝聚共识4项“一级指标”,并结合履职实践和特色工作,分解成20项“二级指标”和57项“三级指标”。涉及的具体履职活动,都从活动计划、组织形式、实施过程、形成成果、转化运用等关键步骤入手,制定详细的工作标准和量化的计分标准,做到全过程有“计划书”和“施工图”,各环节有质量标准和质量测评。
同时,省政协将履职活动与政协云深度融合,各项工作都在政协云数据中心自动形成履职数据,履职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主体之间交叉形成履职链条,各项数据相互关联,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干预,力求评价过程客观公正。
全年履职活动完成后,省政协还根据质量指数和数据信息,撰写年度履职质量综合评价报告,向全会报告并向社会发布,充分展现政协自信务实开放的形象。
“云”提效能。通过构建和运用履职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省政协把履职质量标准鲜明立起来、切实用起来,对政协履职提质增效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推动政协工作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
“云”拓渠道
年初,政协云微建议栏目上线。作为全新的履职形式,微建议打通了委员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为委员履职提供了重要渠道。
年,省政协办理“小店经济”相关微建议时,省市县三级联动贯穿始终。在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全省各级政协委员十分